本报记者历时四个月走访调研上海16个区级行政服务中心、38个重点数字经济园区,采访政府官员、企业代表、技术专家等215位相关人士,结合上海市经信委发布的《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白皮书(2025)》,完成这份关于城市数字化进程的深度调查。


【首席科技记者 王远】清晨7:30,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区已开始办理业务;上午10:00,张江人工智能岛的算法工程师正在调试城市大脑系统;下午15:00,临港新片区的数字孪生城市控制中心大屏实时显示着城市运行数据;晚上20:00,杨浦滨江的智慧步道上,市民正在体验AR导览——这些场景生动展现着上海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成果。

■ 2025年数字化转型核心数据】
√ "一网通办"事项:突破3500项
√ 5G基站密度:每平方公里达25个
√ 数字经济规模:占GDP比重超60%
√ 数字孪生覆盖率:重点区域达85%

■ 三大转型方向】
新上海龙凤419会所 1. 政务服务升级:
- "随申办"用户突破3000万
- 行政审批时限压缩75%
- 电子证照调用次数日均超200万次

2. 经济数字化转型:
√ 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企业超8万家
√ 智能工厂示范项目达100个
上海娱乐 √ 数字贸易总额突破2万亿元

3. 生活场景创新:
- 智慧医疗覆盖率98%
- 数字校园建设率95%
- 智慧社区普及率90%

■ 典型案例】
上海品茶网 【案例1】"城市数字孪生系统"
在临港新片区率先实现全域数字化建模,可实时模拟预测城市运行状态。

【案例2】"一网统管平台"
整合城管、交通、应急等43个部门数据,实现城市事件"秒级发现、分钟处置"。

■ 专家视点】
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郑主任指出:"上海正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推进,通过制度创新+技术创新双轮驱动,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。"

(本文数据来源:上海市统计局《2025上海数字经济发展报告》)